虢季子白盘铭文
铭文释正:“隹(唯)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,虢季子白乍(作)宝盘。不(丕)显子白,壮武于戎工,经维四方。搏伐猃狁,于洛之阳。折首五百,执讯五十,是以先行。桓桓子白,献職于王,王孔加(嘉)子白义。王各(格)周庙宣榭爰鄉(飨)。王曰:“白父,孔显又(有)光。”王赐乘马,是用左(佐)王:赐用弓彤矢,其央。賜用戍(铖),用政(征)蛮方。子子孙孙,万年无疆。”
虢季子白盘拓片
据《庐州府志》述,虢季子白盘出土于清朝道光年间的陕西宝鸡虢川司,后由时任陕西眉县县令徐燮所得,徐燮离任时又千里迢迢将其运回故乡常州。
太平天国初期,太平军占据常州,虢季子白盘落于护王陈坤书之手,护王藏盘于府中。直至刘铭传进驻护王府,手下军卒不识宝物,竟作马槽之用。
后刘铭传觉此盘之风华,遍寻大家学者考辨,不得确切。建盘亭以纪,书《盘亭小录》:“寂寂青山,悠悠白云,一重阙案,百尺孤亭,世有识奇好事如杨子云者,览而补证之,则更幸甚!”
虢季子白盘拓片(局部)
刘铭传逝世前,嘱子弟后人护此盘。倭寇平后,国内仍时局不安,新兴军阀蛮横匪夷之气盛行,虽常受两任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刘镇华、李品仙及时任肥西县县长隆武功所迫,仍固守此盘。
后刘氏一族流离异乡,埋盘于院中,种草与槐树以隐之。直至1949年合肥解放,刘家人捐虢季子白盘。
虢季子白盘拓片(局部)
《虢季子白盘》是西周后期金文最重要的作品,也是承接两周文字的关键之作。其书法与同期其他金文作品风格稍异,但同时兼具了西周金文的总体特征。
上承甲骨文的自然天趣,下启籀文小篆的匀稳流美风气,审美与技法形式达到高度统一高度自觉。
《虢季子白盘》笔画圆润丰腴,浑厚凝练透虚灵之气,线条刚柔有致极富变化中充溢清丽爽健。用笔圆转周到,严整谨饬中有一种从容温雅的情致。
它通畅婉转,沉稳厚重,既透出感性的灵动又具有理性的品格。部分笔画偶有漫漶渗蚀,线条从而产生了虚幻斑驳的情趣.愈发增加了旷远苍茫的距离感。
虢季子白盘拓片(局部)
在结体上,西周金文较商代甲骨文和金文,变化己很明显。
《虢季子白盘》铭文字形虽然一脉相承,总体上纵长为主,但在造型和结体意识上有明显的特点。造型的圆厚颠覆了契刻甲骨的瘦硬冷峻的印象,使人产生柔和温润的感受。
甲骨文由于契刻工具及手法的限制,很多造字之初的原意无法自由表达,从而使甲骨文无论从字型还是线形以及线质都呈现出单一的方硬感。
虢季子白盘拓片(局部)
--END--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